當前位置 : 新聞中心 > 財經 > 詳細內容

房價太高居「大」不易 M型發展恐成趨勢

2014年11月07 10:27台灣搜房友善列印  點閱4581

政府打房頻頻,但房價仍高,民眾居「大」不易,加上北市小家庭越來越多,小坪數住宅大受親睞。房仲統計實價登錄成交行情發現,北市破百坪的物件今年成交量較去年同期腰斬,各行政區交易量下跌4~8成不等。反觀20以下的小宅交易數量,占整體買氣比率相對較高,中山區更是高達5成,未來房市恐朝M型發展,大坪數乏人問津,小宅大行其道。

北市大坪宅 買氣跌五成

今年房市冷颼颼,全年房市交易恐面臨33萬棟的低量保衛戰,而大坪數產品交易在北市更是凍到冰點。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成交行情發現,北市今年18月大坪數成交量大幅衰退50.29%,僅170件,其中億元豪宅交易僅103件,年減約44.3%。業者表示,今年房市買氣受到政策及查稅影響,交易量走下坡,連傳統豪宅聚落也難以倖免。

從實價資料來看,北市中山、北投、內湖、大同百坪以上住宅交易量衰退幅度達7成以上,北投更滑落到只剩去年的2成,僅13件,是北市「災情」最慘重的行政區。業者指出,中山區相較於大安與信義區,同樣被視為傳統蛋黃區卻表現不佳,是值得留意的警訊。未來北市須關注「量先價行」效應,仔細探查交易量大幅萎縮是否會讓價格跟著縮水。

中山小宅夯 占比達五成

房價居高不下,加上全台家戶人數減少,連帶都會區的住宅空間需求也出現明顯「小宅化」。統計20坪以下小宅的交易量和各區的所有住宅成交占比來看,以北市中山區占50%居首。業者表示,總價時代小宅購屋門檻低,加上2016年房地合一稅擬訂以總價3000萬以下的自用住宅做為免稅標準,更加推升台北市小坪數物件的市場熱度。

小宅雖夯,不過低總價不等於低單價,進一步觀察小宅的價格和區域價差,發現北市以萬華區的價差最大,區域平均單價為37.7萬,但20坪以下小宅的平均單價要達46.8萬,相差比例達24.1%;信義區價差也超過10.5萬,達13.7%;而中山區20坪以下的物件均價為62.9萬,卻較區域均價64.1萬低,向來被視為小宅熱區,吸引不少民眾進駐。

M型化發展 恐成為趨勢

綜觀後市,業者認為,雖然近23年建商已經轉推中小坪數產品,但在2005~2010年密集推出的大坪數產品,仍可能在市場上造成一定的賣壓。至於小宅產品雖受歡迎,但貸款不易,貸款成數也可能不到7成,不少銀行甚至不放貸給15坪以下的套房貸款,因此在購屋之前,得先評估轉手性,和自備款成數。從長期來看,未來房市產品恐將朝M型化發展。

[責任編輯:台灣搜房]